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
2017年4月24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到来!
近几年来,随着量子信息的飞速发展,加上媒体的大力渲染...
近几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日益猖獗,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钱...
|
|
|
8月4至7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8)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因其在太阳能光催化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国际著名光催化专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Kazunari Domen分享了首届“亚太催化成就奖”(Advance of Catalysis Award),这是亚太催化协会颁发的最高学术奖项,旨在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亚太地区催化科学工作者。李灿还受邀在会上作了题为“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for Solar Fuel Production: Fundamental and Application”的授奖大会报告。
此外,浙江大学教授孟祥举和台湾大学教授Kevin C-W Wu共同获得“亚太催化青年奖”(Outstanding Researcher Award),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45周岁以下的亚太地区青年催化科学工作者。
亚太催化大会源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在中日美三国催化会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区性国际会议。大连化物所曾于2003年10月在大连承办了第三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3),并在会上倡议创立了亚太催化协会,以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催化研究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李灿是该协会的发起人和创立者之一。亚太催化大会(APCAT)是继欧洲催化大会(EUROPACAT)、北美催化大会(NAM)的第三个区域性催化大会。亚太催化大会先后在澳大利亚、韩国、中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举行,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催化会议。此次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太催化大会,会议内容涵盖了清洁能源及燃料的催化转化、催化反应机理、催化材料、环境催化、工业催化等催化科学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共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李灿荣获首届“亚太催化成就奖”